特斯拉FSD要来了,激光雷达也迎来了它的跨越鸿沟之战

AIGC动态9个月前发布 Si-Planet
991 0 0
特斯拉FSD要来了,激光雷达也迎来了它的跨越鸿沟之战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成本优势禾赛科技

在2023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0.39%的渗透率。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非必要硬件的激光雷达,其渗透率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尽管新车发布时经常以芯片算力和激光雷达数量来塑造高端形象并提高产品溢价,但用户对激光雷达的感知并不强烈,而其增加的购车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

跨越鸿沟理论揭示了高科技产品市场的发展规律,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几年中都验证了这一理论。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有机会在2024年跨越鸿沟吗?数据显示,2023年激光雷达在15万级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装量为10.4%,大约60万辆。要达到跨越鸿沟的16%渗透率,2024年激光雷达的前装量需要接近100万辆。

激光雷达市场正在下探,例如,禾赛科技的主力产品AT128已经搭载在15万级的零跑C10上。激光雷达作为感知硬件的一部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有限场景下的安全问题,带来安全性的巨大提升。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表示,激光雷达正在从功能件变成安全件。

城市智驾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最卷的赛道,是否搭载激光雷达直接决定了一款车是否具备城市NOA的能力。对于城市NOA,激光雷达是作为功能件存在的。随着AEB作为汽车安全的必要功能,激光雷达则成为提升AEB安全性的感知硬件,此时,激光雷达就像安全气囊一样,成为了必要性正在增强的安全件。

尽管特斯拉一直宣称坚持纯视觉,但并不是每个车企都拥有特斯拉的能力。中国市场ADAS的竞争中,软件技术和硬件能力都远未达到特斯拉的水平,这也是大多数车企与特斯拉之间最大的差距。激光雷达的市场渗透率之所以能够不断提升,不仅仅是因为高阶智驾与AEB的发展,激光雷达本身从技术到成本也正在经历变化,性能更强、成本不断降低的激光雷达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激光雷达与摄像头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形成了强大的互补关系。例如,摄像头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和光线的影响,但激光雷达的性能提升正在大大提高雨雾天气的感知能力。激光雷达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对于解决更复杂场景下的corner case可能直接决定了不同车企ADAS的能力差别。增加硬件能力的综合成本长远来看比不断提升软件能力更有性价比,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

中国市场作为高阶智驾最卷的市场,很快也将迎来特斯拉FSD在中国的落地,这意味着留给中国车企的窗口期越来越小。激光雷达是在窗口期车企抢占用户心智的最直接方案。很多中国车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短期的成本投入将带来长期用户心智占领。面对成本正在降低的激光雷达,车企也没有理由摘掉。

激光雷达领域是否存在摩尔定律,即不断迭代的同时推动成本下降?实际上,激光雷达作为供应商,并没有公开的价格供参考。但从ADAS领域激光雷达搭载车型的下探可以感知到,激光雷达的价格下降正在成为趋势。李一帆认为,激光雷达领域存在摩尔定律,并且很多人对摩尔定律存在一定的误解。摩尔定律是由两个路径组成:一个路径是成本不变,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另一个是性能不变,成本不断下降。禾赛在AT128以及最新的ATX上展示出的成本优势,实现了摩尔定律的两个路径。

禾赛科技位于上海嘉定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正式启用,践行的是禾赛坚持的制造是研发的一部分的研发理念。研发与制造紧密结合,才能加速产品研发迭代。禾赛在研发阶段就采取研发、设计同步进行的方式,甚至在研发、生产中所使用的大量创新和自动化设备也是由禾赛自主研发的。

2017年,禾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选择,押宝芯片化,并且全栈自研芯片。如今禾赛基于芯片化架构的激光雷达已经迭代到第四代。芯片化是一种研发投入非常高的战略选择,而从目前禾赛的毛利率表现来看,结果已经显示出了芯片化以及全栈自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禾赛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拥有工厂,才能把这个事干好的企业。李一帆也坚持,能够100%拥有自己的制造能力,会是激光雷达公司最核心的不断前进的非常高的壁垒。目前,禾赛自有量产工厂赫兹制造中心也正式投产,规划年产能为150万台。赫兹制造中心的整线自动化率已经高达100%,实现每40秒下线一台激光雷达的生产节拍。几乎可以说,禾赛的赫兹制造中心是全世界自动化最高的激光雷达工厂。

如今,在车规级激光雷达赛道能赚到钱,并持续赚到钱的企业并不多。但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浪潮下,推动了一批中国自主供应链的崛起。如今,禾赛在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在2023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0.39%的渗透率。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非必要硬件的激光雷达,其渗透率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尽管新车发布时经常以芯片算力和激光雷达数量来塑造高端形象并提高产品溢价,但用户对激光雷达的感知并不强烈,而其增加的购车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

跨越鸿沟理论揭示了高科技产品市场的发展规律,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几年中都验证了这一理论。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有机会在2024年跨越鸿沟吗?数据显示,2023年激光雷达在15万级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装量为10.4%,大约60万辆。要达到跨越鸿沟的16%渗透率,2024年激光雷达的前装量需要接近100万辆。

激光雷达市场正在下探,例如,禾赛科技的主力产品AT128已经搭载在15万级的零跑C10上。激光雷达作为感知硬件的一部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有限场景下的安全问题,带来安全性的巨大提升。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表示,激光雷达正在从功能件变成安全件。

城市智驾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最卷的赛道,是否搭载激光雷达直接决定了一款车是否具备城市NOA的能力。对于城市NOA,激光雷达是作为功能件存在的。随着AEB作为汽车安全的必要功能,激光雷达则成为提升AEB安全性的感知硬件,此时,激光雷达就像安全气囊一样,成为了必要性正在增强的安全件。

尽管特斯拉一直宣称坚持纯视觉,但并不是每个车企都拥有特斯拉的能力。中国市场ADAS的竞争中,软件技术和硬件能力都远未达到特斯拉的水平,这也是大多数车企与特斯拉之间最大的差距。激光雷达的市场渗透率之所以能够不断提升,不仅仅是因为高阶智驾与AEB的发展,激光雷达本身从技术到成本也正在经历变化,性能更强、成本不断降低的激光雷达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激光雷达与摄像头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形成了强大的互补关系。例如,摄像头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和光线的影响,但激光雷达的性能提升正在大大提高雨雾天气的感知能力。激光雷达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对于解决更复杂场景下的corner case可能直接决定了不同车企ADAS的能力差别。增加硬件能力的综合成本长远来看比不断提升软件能力更有性价比,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

中国市场作为高阶智驾最卷的市场,很快也将迎来特斯拉FSD在中国的落地,这意味着留给中国车企的窗口期越来越小。激光雷达是在窗口期车企抢占用户心智的最直接方案。很多中国车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短期的成本投入将带来长期用户心智占领。面对成本正在降低的激光雷达,车企也没有理由摘掉。

激光雷达领域是否存在摩尔定律,即不断迭代的同时推动成本下降?实际上,激光雷达作为供应商,并没有公开的价格供参考。但从ADAS领域激光雷达搭载车型的下探可以感知到,激光雷达的价格下降正在成为趋势。李一帆认为,激光雷达领域存在摩尔定律,并且很多人对摩尔定律存在一定的误解。摩尔定律是由两个路径组成:一个路径是成本不变,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另一个是性能不变,成本不断下降。禾赛在AT128以及最新的ATX上展示出的成本优势,实现了摩尔定律的两个路径。

禾赛科技位于上海嘉定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正式启用,践行的是禾赛坚持的制造是研发的一部分的研发理念。研发与制造紧密结合,才能加速产品研发迭代。禾赛在研发阶段就采取研发、设计同步进行的方式,甚至在研发、生产中所使用的大量创新和自动化设备也是由禾赛自主研发的。

2017年,禾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选择,押宝芯片化,并且全栈自研芯片。如今禾赛基于芯片化架构的激光雷达已经迭代到第四代。芯片化是一种研发投入非常高的战略选择,而从目前禾赛的毛利率表现来看,结果已经显示出了芯片化以及全栈自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禾赛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坚持认为只有自己拥有工厂,才能把这个事干好的企业。李一帆也坚持,能够100%拥有自己的制造能力,会是激光雷达公司最核心的不断前进的非常高的壁垒。目前,禾赛自有量产工厂赫兹制造中心也正式投产,规划年产能为150万台。赫兹制造中心的整线自动化率已经高达100%,实现每40秒下线一台激光雷达的生产节拍。几乎可以说,禾赛的赫兹制造中心是全世界自动化最高的激光雷达工厂。

如今,在车规级激光雷达赛道能赚到钱,并持续赚到钱的企业并不多。但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浪潮下,推动了一批中国自主供应链的崛起。如今,禾赛在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全球第一。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524字 | 19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