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 会变成下一个「HeyGen」吗?

文章摘要
近日,中国AI初创企业Monica完成了一轮7500万美元的融资,由硅谷知名风投Benchmark领投,公司市值跃升至近5亿美元,实现约五倍增长。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展美国、日本和中东等海外市场。这是继HeyGen之后,Benchmark又一次出手中国的明星AI产品团队。今年3月,Monica因发布号称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Manus”引发行业关注。Manus具备卓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可根据自然语言指令执行简历筛选、行程规划、股票分析、跨平台数据整合等复杂任务。内部测试显示,其部分性能优于OpenAI的Deep Research。Manus在Agent方面的技术突破促使字节跳动、百度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同类产品,在国内掀起了Agent的产品热浪。
公开资料显示,Manus此前已获得超过1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控股、真格基金及红杉中国前身HSG等知名机构。无独有偶,HeyGen团队在获得Benchmark投资前也受到真格、红杉等知名资本的青睐。但Benchmark入局后,真格与红杉在HeyGen的项目份额上均被减持,且不久后HeyGen注销了国内主体,将主要团队与业务搬到了海外。据知情人士透露,Benchmark的投资会以限制中国资方持股比例为条件。2024年3月,HeyGen获得6000万美元融资,Benchmark作为领投方拒绝任何中国投资机构在之后参投,并要求百度、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等中国股东减持。最终,三家都退了上亿元。
作为一款在很大程度上面向海外的产品,HeyGen的“去中国化”进程早在2023年底便已开启。其母公司诗云科技于2023年11月获得了一笔560万美元融资,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领投方美国风投机构Conviction Partners的联席首席执行官Sarah Guo接替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在HeyGen董事会的席位,次月诗云科技通过决议解散程序注销了国内主体。同为Benchmark青睐的对象,出海也列在Monica的日程上。公开信息显示Manus用户在海外已形成社区,其用户聚会自3月底先后于旧金山、普若佛、纽约、东京举行。Manus移动APP版于今年3月28日在美区苹果App Store上线,专业版定价199美元/月,对标OpenAI的ChatGPT Pro,显示出对国际市场的野心。
行业人士向AI科技评论指出,去中国化能给出海AI主体带来的潜在收益包括更好地接触外国客户、避免海外政府打压、降低劳动力和运输成本、降低税收等。HeyGen出海模式的核心曾被总结为引入硅谷VC资源,以及在硅谷组建本地化团队贴近市场,或能成为Manus借鉴的经验。“AI应用出海的出路只有两个:第一是把收入做起来,因为中国创业者在美国VC的眼里可能连印度人都不如,除非有收入,因为美国还是有资本环境的。要么是转变自己,把自己变成美国人,融入美国VC的圈子,不然做不大。”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
此前Monica团队为投资人所诟病的一点是:“Monica的创始团队非常适合干应用,但问题是肖弘不愿意搬离武汉。”作为一家业务面向海外的公司,Monica选择将肉身放在国内非一线城市的模式使潜在投资人感到焦虑。“今天中国人有一个做全球生意的机会,因为国内卷够了。”但另一方面,在中美关系愈加敏感的大环境下,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敏感话题。与之相随的另一个趋势、或已成事实是,很多海外的AI创业机会,中国VC只有种子轮与天使轮的机会。
随着以Benchmark为代表的国际化资本的引入,Monica是否会成为下一个“HeyGen”?对此,截至发稿,Monica团队表示“不予置评”。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104字 | 5分钟 ]
【原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