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RISC-V芯片:奕行智能的破局之道

AIGC动态8小时前发布 admin
82 0 0
AI时代的RISC-V芯片:奕行智能的破局之道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RISC-V虚拟指令计算架构AI处理器芯片设计

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奕行智能联合创始人、COO杨宜博士发表了题为《RISC-V与虚拟指令技术结合打造创新的计算架构》的主题演讲。杨宜博士指出,AI的发展正在改变软件编程的范式,并引用了OpenAI创始成员Andrej Karpathy的观点,认为“Software 3.0”时代已经到来。Software 1.0时代是由人类编写代码,Software 2.0则是以神经网络为核心,而Software 3.0则是在大语言模型崛起的背景下,自然语言提示(Prompts)正在取代传统编程代码,LLM成为新的编程接口。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软件的构建方式,也加速了硬件3.0的到来。

在硬件3.0时代,传统的CPU和GPU已经难以满足新的计算需求。杨宜博士强调,AI计算是领域特定范式,但硬件设计需要在专用效率和编程通用性之间找到平衡。为此,奕行智能选择了RISC-V作为其关键计算架构,并推出了VISA(Virtual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和EVAMIND内核。VISA是介于AI编译器与后端编译之间的中间层,既是一套软件的中间层封装,又是在硬件中真实乱序发射的宏指令。通过VISA与RISC-V微指令的融合,EVAS架构在保持AI领域专用属性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编程体验。

EVAMIND内核的设计包括标量引擎、VISA调度器、张量引擎、4D加速引擎和RISC-V RVV向量引擎,分别负责系统协调、宏指令编排、矩阵运算、数据搬运和细粒度微指令的执行。基于这一架构,奕行智能即将推出新一代的智算产品,支持多种浮点和定点数据类型,并实现了计算资源的极致利用率。杨宜博士表示,奕行智能致力于通过RISC-V开放指令集生态提供新一代通用和专用计算加速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及其他端-边-云行业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AGI时代的进步贡献力量。

总结来看,杨宜博士的演讲不仅揭示了AI时代软件和硬件的变革趋势,还展示了奕行智能如何通过RISC-V和虚拟指令技术打造创新的计算架构,以应对未来AI计算的挑战。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455字 | 10分钟 ]
【原文作者】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