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GI独家|AI芯片巨头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英伟达发言人:我们拒绝发表评论

文章摘要
美国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为维护其在中国市场的CUDA生态地位,正在低调启动“B计划”,考虑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并可能为未来将中国业务单独拆分做准备。这一举措被内部人士描述为“修补漏洞”的生存之战,反映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企业策略调整。尽管英伟达发言人拒绝评论,但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这一消息可能只是谣言。
英伟达自1993年成立以来,凭借GPU图形计算技术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并开创了现代AI加速计算的新时代。近年来,英伟达搭上元宇宙、加密货币以及人工智能的东风,几乎一统AI算力芯片市场,成为一家全栈AI计算公司,致力于开发CPU、GPU、DPU和AI软件,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元宇宙等领域提供加速计算解决方案。目前,英伟达在GPU或加速计算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九成以上。
自2022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AI大模型竞赛迅速升温,英伟达作为AI底层算力领先者,成为这轮热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GPU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上几无替代品,A100和H100芯片成为大模型训练的“硬通货”。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AI超级计算机DGX是大模型背后的引擎,全球超100家头部企业中有一半安装了这款产品。据估算,英伟达AI芯片目前占据计算领域全球销售额的70%至80%。
2023年5月,英伟达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并成为当前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的美股第五大科技股。2024年6月5日,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超过苹果,仅次于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然而,过去两年,美国持续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英伟达H100、H200、B100等多款先进AI芯片产品都无法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2025年4月15日,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8-k文件称,已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将“未来无限期”对中国和以色列等D:5国家禁止出口英伟达H20芯片,除非有许可证。英伟达透露,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第一季度内,公司减记约55亿美元费用,这笔费用与出口到中国等地的H20 GPU芯片相关。同时,与H20产品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和相关储备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全面封杀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预计将冲击英伟达超100亿美元的营收。
英伟达一季度约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年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增长66%。2025财年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中国是英伟达的第二大销售额地区。今年4月17日,黄仁勋到访北京,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举行会谈,强调英伟达将继续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4月18日,黄仁勋到访上海,直言AI发展潜力巨大,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共享,推动共同进步与世界繁荣。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称,英伟达是美国科技巨头当中,受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冲击最严重的代表性企业,其AI芯片正是美国要打压中国的领域。黄仁勋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第一个,也可能是近期内最后一个在北京稳住市场的美国科技企业掌门人。沈萌强调,中国短期内无法与英伟达割裂,会与黄仁勋合作找出解决方案;长期而言,中国企业能通过知识积累,在高端芯片研究上取得突破,美国出口禁令效应就会降低。
针对黄仁勋来华,央视评论称,今年以来,中国AI企业对DeepSeek横空出世,一方面表明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没有达到限制中国AI产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巨大,AI产业前景广阔,会给国内外上游的芯片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在美国滥施关税之下,我们乐见像英伟达这样的全球企业继续深耕中国。”
截至美股4月28日收盘,英伟达股价下跌2%,报收108.73美元/股,市值从最高3万亿美元下降至2.65万亿美元左右。据测算,年初至今,英伟达市值已经蒸发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146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