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不用大模型才是异类

文章摘要
在北美顶尖大学校园中,人工智能(AI)工具如 ChatGPT 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被用于完成作业和撰写论文。这种现象引发了关于教育体系如何应对 AI 技术冲击的广泛讨论。Chungin “Roy” Lee 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他公开承认自己几乎在所有作业中都使用了生成式 AI 工具。Lee 认为,大学作业大多可以通过 AI 轻松完成,而他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大学中结识潜在的创业伙伴。他的经历反映了当前许多学生对 AI 工具的依赖,甚至催生了他与同学共同开发的作弊工具 Interview Coder,该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在技术面试中作弊。
AI 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对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项针对 1000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 90% 的学生曾使用 ChatGPT 辅助完成作业。教授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论文充斥着机械化的语言,尽管语法正确,但缺乏人类写作的灵感和深度。STEM 领域的学生也在利用 AI 自动化研究和编码任务,进一步加速了学术工作的完成速度。然而,这种依赖也引发了关于学术诚信和教育质量的担忧。
教育工作者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应对这一趋势。一些教授重新引入传统的蓝皮书考试或口试,而另一些则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检测 AI 生成的文本。然而,现有的 AI 检测工具并不可靠,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Turnitin 等工具的检测结果往往无法准确区分人类写作和 AI 生成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非母语者的作业,误判率更高。这使得教授们难以有效执行学术诚信政策。
AI 的滥用不仅限于学生,教师也开始使用 AI 工具为学生提供反馈,甚至出现了 AI 评估 AI 生成论文的现象。这种趋势引发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大学教育是否正在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场所,转变为一种机械化的知识传递过程? 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的伦理学教授 Troy Jollimore 警告,大量学生可能从大学毕业时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对未来的职场和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 AI 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对学习效果的担忧。研究表明,过度依赖 AI 可能导致学生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下降。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 Daniel 表示,虽然 AI 让他的学习更加高效,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通过独立学习获得更深层次理解的机会。这种矛盾心理在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既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又担心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
AI 技术的普及正在重塑教育体系,但也暴露了其深层次的问题。 高昂的学费和功利化的教育目标使得许多学生将大学视为获得高薪工作的跳板,而非增长智识的场所。AI 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使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变得更加模糊。未来,教育体系可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应对 AI 技术带来的挑战,并重新定义学习的价值和目标。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8550字 | 35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