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难求的Lovart又开始“限流”了,但设计师们却说太值了

AIGC动态15小时前发布 Si-Planet
32 0 0
一码难求的Lovart又开始“限流”了,但设计师们却说太值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设计工具创新市场

Lovart.ai作为全球首个AI设计智能体,近期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其邀请码甚至被炒至高价。与传统的设计工具或嵌入式AI插件不同,Lovart.ai能够直接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指令,自动生成从品牌设计到营销物料的全流程、多模态内容,包括图像、视频和音乐。这一功能使其更像是一个虚拟设计团队,能够听懂用户需求并自动交付创意设计方案。Lovart.ai的多样化案例展示了其不仅是一个图片生成器,而是一个贯穿创意与执行的智能创意伙伴。

在实际测试中,Lovart.ai的产品界面与常见的Chatbot类似,用户可以在聊天框中提出需求,生成的结果会实时显示在左侧的画布中,并支持自由拖动和缩放。Lovart.ai通过提问进一步细化需求,并调用ChatGPT Image生成海报,最终提供完整的VI设计。其编辑工具包括文本、矩形、椭圆和笔刷等,支持草图设计、构思阶段或轻量编辑,同时还集成了局部修改、涂抹去除、扩图、抠图等常用AI功能。用户还可以通过Prompt进行编辑,生成的图片可以导出为JPG、PNG、SVG三种格式。

与GPT-4o的对比测试显示,Lovart.ai在生成精确度和可实用度上表现更优,尤其是在处理整套VI系统设计时,展现了其真正理解VI组合的能力。Lovart.ai的“Talk → Tab → Tune”流程设计思路是先通过自然语言拆解需求,再用可视化界面快速排版,最后支持分层精修,既留给专业设计师二次打磨的空间,也让非设计背景的人能直接交付成品。这一流程得到了互联网行业设计师的认可,认为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一次性提供创意方案与高度可编辑的成品,节约了初期灵感生成和反复修改的时间成本。

与Figma、Canva、Photoshop等工具相比,Lovart.ai更像一个力求覆盖设计任务“端到端”的AI产品。Figma的AI思路是在其UI/UX设计协作平台中嵌入智能助手,增强设计师现有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创造力,而Lovart.ai则试图从用户一个相对简单的需求开始,AI更主动地参与规划、搜集、生成初步的完整设计方案,设计领域更宽泛,不止于UI/UX,还包括品牌视觉、营销海报、甚至视频等。简单来说,Figma是让专业工具变得更智能,Lovart是想让AI本身成为一个更全能的设计师。

然而,Lovart.ai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虽未全面开放,但大量调用SOTA模型,高质量模型的调用价格本就不低,而Lovart所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工作流,涉及多模型串联推理,进一步推高了单位使用成本。目前的邀请码机制、对每日调用次数的限制,表面上看只是为了控制成本,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Lovart面对SOTA模型调用的巨大资源消耗与快速扩大市场推广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保持产品体验的同时,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是Lovart.ai未来发展的关键。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920字 | 8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