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OpenAI近日向多位用户发送邮件,通知其组织有来自不支持国家或地区的API流量,并宣布自7月9日起将采取措施阻止这些地区的API流量。虽然邮件未明确列出具体的“黑名单”区域,但由于中国内地和香港不在OpenAI开放的161个国家和地区名单中,可以推测中国地区将受到更严格的管控。
OpenAI在监管上的加码并非突然。早在本月13日,OpenAI宣布美国退役陆军上将Paul M. Nakasone加入公司董事会。Nakasone曾任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和国家安全局局长,以“网络战专家”身份著称,多次提到对中俄等国的网络攻击进行“对抗措施”。他的加入被认为是为了加强OpenAI的网络安全能力,但也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
此外,美国财政部最近发布AI禁令,限制美国人对中国相关AI技术和产品的投资,即使是开发未被禁止的AI系统或芯片相关交易,也需要上报。再加上此前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一系列限制条例,OpenAI在多重禁令压力下,不得不对API接口的调用行为进行严格监管。这次禁令不仅影响中国用户,也波及一些“白名单”用户,如乌克兰用户也收到了警告。
对于国内普通用户,OpenAI的禁令影响不大。国内用户本身就无法访问OpenAI服务,即使通过特殊手段访问,也主要是网页端和App,而非API接口。国内一些依赖OpenAI外部API的AI应用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体验甚至不如国产大模型产品。因此,国内大模型公司如百度、阿里、智谱等,嗅到了商机,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开发者接入,开始打起“价格战”,以刺激用户的付费潜力。
AI产品的成本主要来自算力消耗,用户使用量越大,公司的成本越高,即使商业落地后,边际成本依然很高。尽管进入了“白菜价”时代,C端的AI爆款应用依然难以出现,大模型公司仍需靠B端业务维持。此外,“套壳AI”对国内大模型的创收也有不小影响。OpenAI的禁令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内大模型厂商封杀了套壳AI公司,同时间接解决了需求问题,接下来就看这些厂商如何接住这波“意外”的流量了。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362字 | 6分钟 ]
【原文作者】 镁客网
【摘要模型】 gpt-4o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