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拿IMO金牌是火了,但惹怒大批人:抢发炒作,抢学生风头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OpenAI、数学竞赛、谷歌、DeepMind、IMO
在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OpenAI的一款未公开实验性大语言模型宣布达到了金牌水平,得分35/42,跻身全球顶尖数学竞赛选手行列。然而,这一宣布引发了广泛争议。OpenAI在闭幕式之前公布了结果,被认为抢占了参赛学生的风头,且未与IMO合作测试模型,也未得到官方协调员的评级。相比之下,谷歌DeepMind显得更为低调,遵守了IMO的建议,等待官方公布结果。
IMO组委会曾要求AI公司在闭幕式后一周再公布结果,以尊重人类参赛者并留出时间验证人工智能提交的答案和格式。OpenAI的提前公布被评审团和协调员视为无礼和不合适。此外,OpenAI并未与IMO合作测试其模型,也未得到官方协调员的评级,这进一步加剧了争议。
谷歌DeepMind推理团队负责人Thang Luong指出,IMO组委会有一份官方评分标准,但未对外公开。如果没有依据该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参赛组织就无法宣称获得奖牌。IMO金牌得主Jasper也认为,OpenAI的答案很可能会被扣掉一些分数,从而跌落到银牌。陶哲轩(Terence Tao)则强调,尽管题目保持不变,但测试形式至关重要,OpenAI是否获得金牌仍是一个问号。
OpenAI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研究科学家Noam Brown表示,他们是在闭幕式之后发布的结果,并提前联系了一位IMO组织者,根据其建议时间发布结果。Noam Brown还表示,IMO官方几个月前曾联系他们,提出在比赛结束后提供Lean格式的题目,但OpenAI拒绝了。这一回应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OpenAI并未参赛,因此不受IMO规则的约束。
总体来看,OpenAI在IMO竞赛中的表现和宣布方式引发了广泛争议,其是否真正获得金牌仍存在疑问。谷歌DeepMind则显得更为遵守规则,耐心等待官方公布结果。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AI在数学竞赛中的潜力,也凸显了AI公司与传统竞赛规则之间的冲突。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135字 | 5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