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AI 梦之队成员背景大盘点,44 人中近一半为华人研究员

文章摘要
近期,Meta AI团队通过一份44人的“顶尖天才”绝密名单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40%的成员来自OpenAI,20%来自DeepMind,15%来自Scale AI。值得注意的是,华人研究员占据了名单中的半壁江山,且75%的成员拥有博士学位,70%曾担任研究员职务。这一名单的曝光源于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小扎)对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的请教,后者建议Meta加大对生成式AI领域的人才投资。然而,尽管小扎开出了高达3亿美元的“挖人费”,至少10位OpenAI员工仍拒绝了加入Meta的邀请,包括Mark Chen本人,他表示在OpenAI工作得非常愉快。
在名单中,多位华人研究员的背景尤为引人注目。例如,Chengxu Zhuang曾任职于OpenAI,研究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视觉;Chenxi Liu则是谷歌DeepMind的前研究科学家,专注于视觉语言模型;Chunyuan Li曾在微软研究院和字节跳动担任重要职务,主攻扩散与多模态生成。此外,Haotian Tang、Michael Zhang、Qingqing Huang等研究员也均在AI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成就。这些华人研究员的加入,不仅体现了Meta对顶尖人才的重视,也反映了华人在全球AI研究中的突出地位。
为了吸引这些顶尖人才,Meta不仅提供了丰厚的薪酬,还承诺提供无上限的算力支持。小扎强调,研究人员加入Meta并非为了金钱,而是为了“造神”——即参与构建最先进的AI系统。为此,Meta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建立多个吉瓦级(Gigawatt)的超级计算集群,以支持大规模AI模型的训练。这一承诺对许多研究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算力资源日益成为AI研究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
面对Meta的强势挖角,OpenAI也迅速作出回应。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宣布,今年年底将上线100万个GPU,以应对Meta的算力挑战。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OpenAI在资源投入上的决心,也凸显了两大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与此同时,网友们的调侃也反映了这场竞争的戏剧性:“想加入OpenAI的唯一理由是为了进入Meta。”
总体而言,Meta和OpenAI在人才和算力资源上的比拼,不仅推动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揭示了全球AI研究格局的深刻变化。华人研究员的崛起和算力资源的争夺,将成为未来AI领域竞争的关键因素。这场竞争不仅关乎企业的市场地位,更将对AI技术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079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Founder Park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