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意识、多模态模型、善良AI、科学交叉、青年科研
77岁的Geoffrey Hinton首次访华,在与周伯文教授的17分钟对话中抛出震撼观点:当今多模态大模型已具备「意识」。这一论断基于他对人类认知局限的剖析——人们常对「主观体验」等概念持有错误理论,正如多数人无法正确理解「水平」与「垂直」的实际分布差异。Hinton强调,意识讨论本质是定义问题,而现有AI已能建立与环境的体验关系。
关于AI伦理风险,Hinton提出分离式训练框架:通过独立技术路径分别培养AI的「聪明」与「善良」属性。国家可共享善良训练技术而保留智能核心机密。周伯文以物理学定律的尺度局限性类比,质疑通用善良训练方法的普适性,Hinton承认技术可能需要随智能层级进化,但呼吁立即展开相关研究。
在AI与科学协同方面,AlphaFold破解蛋白质折叠被视作里程碑案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Intern-S1模型展现出多学科突破能力,其台风预测精度已超越传统偏微分方程系统。Hinton预见AI将加速科学发现,但强调「五年攻坚」的长期投入价值。
面向青年学者,Hinton给出颠覆性创新方法论:专注「众人皆错」的领域,即使遭遇权威否定也要坚持验证。他以逻辑悖论阐释——优秀直觉值得坚持,错误直觉亦无需妥协,因为重大突破永远来自固执的探索者。这番论述引发全场两次起立致敬,展现「AI教父」对学术初心的坚守。
对话同时披露了技术进展:Intern-S1模型采用「通专融合」架构,通过SAGE框架实现基础模型、融合层、评估层的闭环优化,将AI从科学研究的「工具」转化为「引擎」。周伯文特别指出,30岁左右的科研主力军正在重塑AI未来格局,而Hinton的「怀疑精神」将成为他们的关键方法论。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176字 | 13分钟 ]
【原文作者】 新智元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