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亿估值之后,中国大模型公司还能拿谁的钱?

200 亿估值之后,中国大模型公司还能拿谁的钱?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融资挑战估值门槛战略重要投资策略市场布局

在当前的中国大模型公司融资环境中,200亿人民币的估值被视为一个关键门槛,许多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在思考如何跨越这一障碍。目前,只有智谱AI和月之暗面两家公司以约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模型公司的梯队力量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逐渐形成,其中月之暗面在第四轮融资后估值达到25亿美元,与智谱AI、MiniMax、百川智能并列第一梯队。

然而,除了智谱AI之外,其他大模型创业公司的短板明显,发展基石不牢固,但资本市场和融资高度却各不相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技术最强的团队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多的融资,同样,产品能力最强的团队也不一定能获得最多的资金支持。这导致了中国大模型布局中出现了多个偏差。

随着美元基金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人民币基金也开始面临新的融资难题。2023年技术为王,但2024年后战略将变得更加重要。投资者云风认为,第一梯队的大模型公司都面临着2024年国内投资机构是否会继续投资基座大模型的问题,这将影响不同创业公司对融资市场的规划。

目前,北上深人民币基金的主体已经至少出手过一次,而二三线城市的地方资本出手概率不高。互联网战投成为这波大模型创业潮的投资主力,但即使是互联网战投,也只能托住第一梯队下一轮的融资估值。对于财务投资人来说,投资基座大模型的风险越来越高,红利越来越少。

资深产业投资人吴明非认为,今天的中国大模型公司可以参考AI四小龙的融资节奏和金额。据公开数据统计,旷视、依图、云从三家公司的已知总融资金额分别为12.3亿美元、5亿美元和53亿元,商汤IPO前共完成12轮融资,总融资金额为52亿美元。而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大模型第一梯队的融资金额已经达到28亿美元+25亿人民币,约为AI四小龙时代的一半。如果参照上一代头部AI公司的资本表现,未来市场上还有至少40亿美元+25亿人民币的资金留给中国大模型第一梯队的公司

投资人孟杰认为,大模型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纯粹的技术比拼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是看战略,包括技术、融资与业务。例如,MiniMax和月之暗面就是靠战略取胜、赢得先机的典型公司。他们通过清晰的融资目标和战略,吸引了大量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

总之,中国大模型公司在面临新的融资挑战时,需要思考如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吸引投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融资能力也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易AI智能绘画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029字 | 17分钟 ]
【原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讯飞星火大模型

相关文章

星火内容运营大师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