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国家下拨的农村学生营养餐补贴本意是为了改善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然而,审计署的报告揭示了严重的资金挪用问题。2021年至2023年8月,66个县挪用了19.51亿元的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其他支出。此外,还有2.7亿元通过压低供餐标准、虚构采购业务等方式被变相挤压,4200多万元通过教育部门与供应商合谋套取,用于发放福利等。
这些资金挪用行为不仅直接侵害了农村学生的权益,还暴露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不够规范严格,一些地方通过直接指定、设置不合理条款等方式确定供应商,相关监管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在供餐监管过程中涉嫌徇私枉法,谋取个人利益。
我国实行营养餐补贴已有十多年,补助标准从最初的每天3元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每天5元。尽管标准不高,但经过一些人的“雁过拔毛”,孩子们最终吃到的午餐质量堪忧。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发现部分地方政府拖延下拨补助款,甚至“临时挪作他用”,导致一些学校为钱发愁,阻碍了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推行。
广西百色的一个案例显示,供应商从3元的营养补助中套利1元,真正吃到学生嘴里的食物只有2元左右。尽管中央有关部门不断查漏补缺、完善制度,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对违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但违规挪用的情况仍屡禁不止。原因之一是追责还不够严厉。例如,四川凉山荞窝镇中心校校长唐正华通过虚开发票等方式套取学生营养餐和助学金等国家专项资金451万,最终仅获刑1年8个月,并处罚金20万。
今年6月,河南信阳纪委监委通报了3起“营养餐不营养”问题,相关校长、副校长、总务处主任仅受到开除公职、免职和记过的处分。地方财政情况不容乐观,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排除有地方铤而走险,违规挪用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社会监管力量薄弱,介入有限,出现问题大多靠有关部门自查自纠。如果挪用是部门行为,外部监管难以及时察觉,事后的严厉问责至少可以让地方挪用时有所忌惮。
学生营养餐补之所以容易被盯上,根源在于一些官员认为学生营养餐补可有可无,挪用一点没什么不可以。一些地方或许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可以先挪一点还债,等有钱了再补上,直到后续发现根本无力补上窟窿。国家下拨农村学生营养餐补贴的初衷是让农村孩子吃得更好、成长更健康,对那些歪了心思的蛀虫,该重罚就重罚、该判刑就判刑,只整改是远远不够的。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694字 | 7分钟 ]
【原文作者】 四环青年
【摘要模型】 gpt-4o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