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三定律,还适用于今天的 AI 吗?

AIGC动态22小时前发布 geekpark
93 0 0
阿西莫夫三定律,还适用于今天的 AI 吗?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机器人伦理人工智能科幻小说法律监管技术恐惧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1942年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对后世的机器人科幻作品和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定律不仅构成了阿西莫夫所有机器人科幻小说的组织原则,还渗透进了几乎所有后来的机器人科幻小说、书籍、电影和游戏中。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实环境已与阿西莫夫时代大不相同,引发了对机器人三定律是否仍适用于指导今天人与AI关系的讨论。

阿西莫夫创作机器人三定律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幻小说套路,即机器人杀害主人的情节。因此,这些定律本质上是为故事服务的创作工具,旨在突出不确定性和冲突的潜在可能,探讨人与AI之间的灰色边界。在阿西莫夫的故事中,机器人三定律总是失败的,因为他故意模棱两可地创造这些定律,以制造困境和道德困境。

在现实世界中,机器人三定律面临着无法成立的问题。例如,巡航导弹和军用无人机违反了第一和第三定律,因为它们被编程去伤害人类。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机器人三定律也无法成立,因为它们是用英语写成的,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本质上是模棱两可的。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克里斯·斯托克斯在他的论文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机器人三定律行不通。

人们对技术的恐惧可以追溯到《弗兰肯斯坦》和犹太神话中的魔像传说,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对创造生物的恐惧,也即对技术的恐惧。这种恐惧在近现代变得更加常见,如工业革命时期的卢德运动。当我们带着恐惧的视角审视机器人三定律时,可以看到其中充满了对机器人的严防死守和背后的恐惧心理。

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一部通行的法律实行来规范机器人和AI。欧美国家是最积极的立法推动者,如欧盟2024年的AI法案和加州的人工智能法案。这些法案的共同点在于限制的主体是AI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即人类本身。然而,这些监管遭到了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对。与此同时,非西方国家如印度则优先考虑吸引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资,而不是监管。

最后,AI自己对完善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提出了建议,包括增强对人类自主性的尊重、多层次的责任分配、对AI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的控制、强化道德与伦理框架、可调节性与透明度以及限制AI的目标设定。这些建议虽然难以以代码形式植入机器中,但正是这种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特性,让AI和机器人更加吸引人。

“极客训练营”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669字 | 19分钟 ]
【原文作者】 极客公园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