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手机的vivo,进军机器人了

造手机的vivo,进军机器人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机器人AI科技家庭市场

下一场科技浪潮的核心方向是物理世界的 AI,即在生成式 AI 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使其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空间关系和交互行为,从而构建出新一代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具备感知、规划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正在逐渐从设想变为现实。波士顿动力、宇树科技等公司展示了机器人在运动能力和功能性上的显著进步,而 1X 的双足机器人则已在家庭环境中测试,能够完成扫地、擦桌子等家务。尽管机器人领域创业公司不断涌现,科技公司也在加码布局,但未来主流机器人形态和主导企业仍不明确。

近期,手机大厂 vivo 宣布进军机器人行业,成立「vivo 机器人 Lab」,目标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面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vivo 计划依托其在 AI 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积累,结合自研混合现实头显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着重研究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使其能够「看得懂场景,听得懂需求,给得了回应」。vivo 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表示,机器人将成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并强调 vivo 致力于创造极致的机器人产品。为实现这一目标,vivo 已开始招募机器人相关人才,并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推出原型机,随后逐步推出家庭机器人商用产品。

vivo 进军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积累的 AI 算法、影像空间感知技术及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其领先的视觉感知系统,结合自研的 VCS 仿生光谱技术、微云台防抖等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视觉捕捉和复杂环境下的高效处理。此外,vivo 还具备设备互联的优势,能够通过 6G 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技术,实现物体感知和数据安全传输。vivo 在手机产业中积累的规模化数据和场景经验,也将为其机器人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前景广阔。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到 2028 年我国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20 至 50 亿元,2035 年将增至约 500 亿元,2045 年后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 1 亿台,市场规模达到约 10 万亿元。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将出现 5000 万劳动力短缺,机器人产业价值将达到 10 万亿美元。vivo 的入局将进一步加剧机器人赛道的竞争,推动实用化消费级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569字 | 11分钟 ]
【原文作者】 机器之心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