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中国大部分模型都是“套壳”,算力也被“卡脖子”了|钛媒体AGI

AIGC动态3个月前发布 TMTPOSTAGI
291 0 0
薛澜:中国大部分模型都是“套壳”,算力也被“卡脖子”了|钛媒体AGI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数字经济AI治理技术差距风险规制国际合作

在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治理挑战》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治理挑战。

薛澜教授首先指出,中国AI领域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拥有超过130个大模型,但质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他提到,国内的大模型多是通过套壳和拼装的方式构建,缺乏原创性。同时,中国在算力方面受到限制,如英伟达GPU的禁售对国内企业造成了影响。此外,中国数据质量较低,数据服务商少,且资本市场短视,这些都是中国AI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薛澜教授还提到,美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如OpenAI推出的视频生成工具Sora,以及Groq LPU等新型推理芯片,这些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拉大了中美在AI领域的技术差距。他强调,中国的创新模式需要从传统的线性模式转变为更加紧密的研究、工程和市场生态。

在AI的社会影响方面,薛澜教授认为AI技术对社会的渗透性非常强,可以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如算法歧视、知识产权争议、信息错误等个体层面问题,以及劳动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层面问题。他还提到了AI训练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以及AI在国家安全层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薛澜教授强调了AI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指出技术发展的快速性和治理体系变化的缓慢性之间的不一致,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他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地缘政治问题等建议,以应对AI治理面临的挑战。

最后,薛澜教授总结了中国AI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包括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立产业生态、构建治理框架以及聚集全球顶尖AI人才等方面。他呼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AI领域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有效防控风险,让AI的发展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发展。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618字 | 15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gpt-4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讯飞星火大模型

相关文章

星火内容运营大师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