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机器人、智能科技、家庭伴侣、四足机器人、技术创新
在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维他动力公司推出的智能伴随机器人Vbot(昵称”大头”)成为焦点。这只外观圆润的四足机器人以3亿元融资和60多位跨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为支撑,试图重新定义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的存在价值。不同于传统工业风格的机器狗,Vbot定位为”小跟班、小跟拍、小跟护”,其设计融合了工程精度与艺术灵魂,旨在解决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核心障碍:价值交付、成本和售后维护。
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为Vbot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联合创始人赵哲伦指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大幅降低了算力芯片、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成本,使消费级机器人制造成为可能。在硬件架构上,Vbot采用拟人双目摄像头系统,通过可转动设计将水平视场角扩展至230度,配合360°激光雷达实现全场景避障。其双系统计算架构将128TOPS算力集中于运动控制,同时保持高效的人机交互能力,内部空间优化使电池容量达到600Wh,较同类产品提升38%。
技术突破之外,维他动力更注重机器人的”生命感”塑造。团队引入迪士尼动画十二法则,通过加速度控制、夸张动作等手法赋予机器人情绪表达能力。Vbot配备的三层记忆系统(空间、关系、信息)使其能理解”去爸爸房间”等复杂指令,并记住用户偏好。这种全模态交互设计源自对人际沟通的研究——55%信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理念被深度融入产品。
商业化路径上,公司已与京东、禾赛科技等建立合作,计划9月启动工厂制造,年底正式上市。创始人余轶南将Vbot类比为”机器人界的智能手机”,强调去除遥控器的设计迫使机器必须自主理解环境,这代表着与过去产品的本质差异。尽管人形机器人更具话题性,团队仍坚持四足形态,认为低于儿童身高的设计更能保证家庭场景的亲和力与安全性。
从技术架构到交互哲学,Vbot展现出三条创新主线:算力密度的重新分配实现更高性价比的感知能力;中央集成式设计破解续航与空间矛盾;动画原理与AI的结合创造有温度的交互体验。这些突破背后,是智能驾驶技术外溢与消费电子设计理念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服务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生活场景的关键转折。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3880字 | 16分钟 ]
【原文作者】 极客公园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0324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