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退订、封锁中国,Claude Code亲手送出的“泼天富贵”,腾讯CodeBuddy来接了?

AIGC动态3小时前发布 ai-front
66 0 0
用户退订、封锁中国,Claude Code亲手送出的“泼天富贵”,腾讯CodeBuddy来接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编程国产工具CodeBuddy技术决策Claude Code

Claude Code曾是备受追捧的AI编程工具黑马,但近期却让全球开发者失望。开发者 Ahmad 在推上细数其“数宗罪”,如 Claude Code 里没有 opus 4、周用量限制却不提供具体数据等,其帖子已有 38.4 万阅读量。同时,有开发者在 reddit 上直言其正在走下坡路。

当前,AI编程工具竞争激烈,不仅在产品层面,模型层面的博弈也很激烈,甚至出现全球范围的“准入门槛”和“封锁线”。在此背景下,国产代码模型加速发力,如今年 8 月的 DeepSeek V3.1 在国际开发者社区引发热议,它在 aider 编程基准测试中成绩优异,且在多方面全面升级。

国产编程工具也在不断演进,CodeBuddy IDE 率先接入 DeepSeek V3.1 并开启公测,随后带来两大更新:一是增加新的产品形态 CLl,即“CodeBuddy Code”,它是终端原生的 AI CLI,具备五大核心产品能力;二是 IDE 新能力与生态融合,开启公测并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国内版支持 DeepSeek,国际版支持主流模型,且在两方面提升显著,打通了完整的“代码、部署、上线”闭环,形成“模型—工具—生态”链路。

InfoQ 对 CodeBuddy 团队进行了采访,探讨了产品相关问题:
1. 产品定位与演进:CodeBuddy 旨在打造能理解项目上下文、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助手,从最初的 IDE 插件,到增加代码补全、智能体功能,再到发布国际版、重构插件版本、推出 CLI 等,经历了从单一 IDE 插件到多平台兼容、模型整合与优化、从工具型到流程型能力的关键转折,能满足不同用户和场景需求。
2. 产品形态选择:产品形态取决于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IDE 插件、独立 IDE 和 CLI 面向不同用户和场景,功能分配遵循一定原则,以提供最优开发效率和 AI 协作体验。
3. 代码补全与重构:在代码补全方面做了多维度优化,在复杂重构和大规模代码迁移场景下,CodeBuddy CLI 优势明显,虽未做精准评测,但 AI 辅助编码能提效。
4. 独特技术壁垒:CodeBuddy 是面向企业级复杂项目的工程智能体平台,结合多种能力,提供海外工具难以复制的价值,形成了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研效生态体系。
5. 工具选择标准:场景适配优先于品牌偏好,工程上下文管理能力成为核心指标,可扩展性和定制能力也很重要。
6. 产品定位:追求“工程质量”,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快,认为未来竞争要看谁能让开发者在真实项目中少踩坑、少返工、持续维护。
7. 用户规模:拥有百万级用户,约 1/4 是非技术用户,企业客户占 40%。

技术决策方面:
1. 模型性能:混元 + DeepSeek 双模型在小程序上有优化,但在上下文支持、稳定性等方面与 Claude 模型有差距。
2.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采用分层商业模式,在成本控制上有智能模型路由和上下文优化两方面创新。
3. 计费模式:正在探索订阅制和企业套餐,提供固定额度和团队管理能力,内置实时消耗反馈和预算上限管控。
4. 上下文处理:采用压缩 + 外部存储的混合策略。
5. 代理探索:CodeBuddy CLI 正在探索类似“后台代理”和“看板式多代理系统”的能力,单体代理和多代理协作各有适用场景。
6. 自动探索与人工介入:自动探索适合结构清晰、规则明确、风险可控的任务,人工介入涉及高风险、不可逆或结果多样化的场景,通过任务级和结果校验 checkpoint 确保自动行为不失控。
7. 规则、计划模式和规格驱动:Rules 是硬性约束,Plan Mode 指导 AI 按步骤完成复杂任务,Spec – driven 以功能或产品规格为导向生成代码。
8. YOLO 模式和 SOLO 模式:CodeBuddy 通过规则引导、上下文感知和审查将两者融合,让开发者在自由与规范间自如切换。
9. 规则制定:临界点是团队在自由度与可控性之间的最优张力点,CodeBuddy 的规则层可配置化,帮助团队找到平衡。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9330字 | 38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oubao-1-5-pro-32k-250115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