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量旋科技项金根:黄仁勋预测太保守,10年后将实现百万物理比特的容错量子计算机

AIGC动态8小时前发布 TMTPOSTAGI
74 0 0
对话量旋科技项金根:黄仁勋预测太保守,10年后将实现百万物理比特的容错量子计算机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量子计算融资超导技术商业化

量旋科技近日宣布完成B系列轮次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政府基金和多家知名机构。公司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超导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以及科研团队的扩充。量旋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未来将继续聚焦技术迭代和商业场景拓展,加速全球化布局。

量子科技通过微观量子系统的观测和操控,利用量子纠缠和叠加等物理现象赋能信息产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据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量子科技产业总规模将接近1000亿美元,其中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80亿至720亿美元。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具有经典计算无法比拟的并行处理能力和低能耗特性,有望颠覆传统计算架构,尤其在AI算力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量旋科技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超导和核磁量子计算,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覆盖科研教学、药物研发、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公司已发布自研超导芯片“少微”,并实现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海外交付。项金根透露,目前核磁量子和超导量子业务收入各占一半,产品主要满足教育和科研需求。

超导量子计算是目前发展最快、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技术路线,具有比特数目易扩展、量子门保真度高、多比特间耦合可控等优势。量旋科技计划在2025年推出百比特级超导量子计算机,并逐步向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和实用化量子计算机迈进。项金根认为,实现容错超导量子计算机需要两个时间节点:2029年左右解决量子纠错问题,2035年左右实现百万级量子比特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

量子纠错是实现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关键,目前量子纠错的理论和实验已取得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容错量子计算机仍需至少10年时间。量旋科技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推动超导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商业落地,并聚焦技术升级、应用场景拓展和全球化布局。项金根强调,公司将通过社会资本融资和产品销售形成良性循环,确保持续研发和技术突破。

AI对量子计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量子比特控制和脉冲优化方面。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AI可以辅助量子计算的研发和制造,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算力也将反哺AI需求。量旋科技的目标是通过超导路线实现自主可控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缩短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919字 | 24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