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百川大模型的首个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会诊结果可与专家高度吻合

AIGC动态13小时前发布 ai-front
32 0 0
基于百川大模型的首个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会诊结果可与专家高度吻合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医疗儿科诊疗大模型多学科会诊临床决策

2025年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百川智能与小儿方健康科技研发的”AI儿科医生”,在倪鑫院长领衔的14个科室专家团队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国内首次”AI+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会诊。AI系统基于患儿主诉和病历资料输出的诊疗建议,与专家组会诊结论呈现高度吻合。此次突破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复杂儿科病例诊断中实现实质性应用。

会诊案例涉及一名8岁男性患儿,其持续三周的抽动症状与颅底肿物发现形成复杂病情,此前多地医疗机构诊断意见存在分歧。经多学科专家联合研判,认为颅底肿物可能为皮样囊肿或肿瘤,需通过增强磁共振进一步评估,同时明确指出肿物与抽动症状无直接关联,为后续精准治疗指明方向。

该AI系统以Baichuan M1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整合了北京儿童医院300余位专家数十年临床经验与高质量病历数据。通过结构化临床推理范式训练,构建了覆盖儿童常见病与疑难病症的立体化知识体系。其诊断流程采用”一诉五史生成假设-检验检查数据证伪-自反思机制概率排序”的三阶段模式,严格遵循临床思维路径。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不仅能快速调取跨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还可辅助医生处理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显著提升临床决策效率。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强调,AI医生的临床应用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的重要突破。Baichuan M1大模型历经两年研发,在医学深度推理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此次AI儿科医生的正式上岗被视为医疗AI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系统未来将持续优化,致力于解决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核心问题。

文末提及的行业动态显示,AI技术发展正加速渗透医疗领域。DeepSeek系列直播将解析大模型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而2025年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则以”智能融合,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AI大模型对软件开发的变革性影响。这些行业活动共同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跨领域融合的发展图景。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1220字 | 5分钟 ]
【原文作者】 AI前线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