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充电宝才能带上飞机,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到底什么样的充电宝才能带上飞机,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充电宝航空安全召回3C认证安全隐患

3月20日,香港航空HX115航班在飞行途中发生了一起充电宝起火事件,导致航班紧急降落。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确认事故由“充电宝热失控”引起,涉事设备为罗马仕品牌的20000mAh充电宝,尽管该设备符合当时的航空携带标准,但仍引发了广泛关注。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师生停用该型号充电宝,指出其“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罗马仕随后公开致歉,并于6月16日宣布召回491745台移动电源,涉及三款主力机型,召回原因直指“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可能导致过热甚至燃烧风险。此次召回并非罗马仕首次因安全隐患召回产品,2019年该公司曾因电芯组装缺陷召回3792台移动电源。

罗马仕事件如同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整个充电宝行业的安全隐患集中爆发。安克创新紧随其后宣布召回71万件存在电芯缺陷的充电宝,数量甚至超过罗马仕。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暂停了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部分型号移动电源的3C认证,主要问题涉及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授权擅自更换电芯中的关键隔膜材料,导致电芯存在失效风险。目前,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已因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查处,生产资质已被吊销。行业内部人士指出,充电宝行业门槛较低,部分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电芯,甚至虚标容量,导致安全隐患频发。

频发的安全事故促使中国民航局采取严厉措施。2025年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实施史上最严充电宝管控措施。三类充电宝被明令禁止携带:无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篡改、被召回批次产品。新规同时重申:飞行全程禁止使用充电宝,即使在地面等待阶段也不得开启;每人携带移动电源的数量不能超过2个;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严禁携带。这一近乎“一刀切”的新规虽然有助于提升航空安全,但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尤其是那些在2024年8月前生产的无3C标识的充电宝,无法继续携带上飞机。

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充电宝能否上飞机、被强制丢弃的充电宝如何处理、不能上飞机的充电宝是否代表不安全、3C标识能否后补等。目前,符合以下条件的移动电源即可正常登记:有清晰3C标志(2023年8月后生产的必须有)、3C标识需以镭射等方式雕刻在移动电源本体、额定能量≤100Wh(约27000mAh以下)、不在召回名单内。对于无法携带的充电宝,部分机场提供暂存服务,旅客需在暂存时限内凭回执单领取,逾期将视为自弃处理。不支持暂存的机场则需现场丢弃或邮寄,但部分快递拒收问题产品。

不能上飞机的充电宝不一定代表不安全,但需警惕。无3C标识的充电宝多为2024年8月前生产的旧款,日常可以继续使用,但无法带上飞机。此次事件中明确被召回的型号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刻丢弃至分类垃圾箱中的有害垃圾箱。外观存在物理损伤的充电宝必须淘汰。3C标识不能自行后贴,需通过严格检测及工厂审查,私自印刷3C标志涉嫌违法。

对于未标注3C标识的充电宝,消费者可以通过确认产品身份、联系品牌官方渠道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召回品牌提供到付邮寄回收服务或销毁图片补发新品,非召回但无3C标识的品牌可致电客服询问是否通过3C认证,部分厂商可能会针对持有未标注3C认证的老移动电源用户派发优惠券,以便消费者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更换符合新规的移动电源产品。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034字 | 9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