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自特朗普宣布潜在的新关税政策以来,美国科技“七巨头”(M7)在全球资本市场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股价开始经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苹果与亚马逊被认为是最易受关税冲击的公司,尽管它们在第一季度财报中均交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但市场对其未来表现的评价却出现了明显分化。
亚马逊第一季度净利润猛增至104.3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营业收入达到1433.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广告业务表现尤为亮眼,营收达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4%,成为维持其增长势头的关键动力。然而,尽管业绩亮眼,亚马逊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仍下跌约2%,主要归因于其云服务AWS增长的相对“疲软”。AWS一季度营收为25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运营利润率达到38%,显示出健康的盈利能力。
苹果第一季度整体表现稳健,营收为907.5亿美元,略好于市场预期,净利润达到236.4亿美元。软件服务业务营收为238.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增速低于分析师预期。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对未来相对谨慎的表态,特别是关于关税可能带来的成本损失的言论,直接导致苹果股价在盘后下跌超过4%。
头部投资研究机构晨星指出,关税对科技行业的影响呈现差异,硬件受冲击最大,半导体次之,软件相对较好。苹果和亚马逊被认为受关税政策的影响最大。苹果的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区,而亚马逊约有60%的商品成本来自进口,其中约30%源自中国。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表示,亚马逊有能力应对关税挑战,目前并未观察到需求下滑,部分品类甚至出现因囤货而产生的抢购现象。他强调,亚马逊品类繁多,消费者总有替代选择,且在动荡时期,亚马逊是消费者更倾向于依赖和信任的品牌。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在关税压力下展现的韧性,以及AWS的高利润率,使其股价跌幅在财报会议期间有所收窄。
相比之下,苹果被认为受关税影响更严重,主要担忧在于关税可能推高iPhone成本,进而影响利润率和销量。数据显示,关税不确定性已导致苹果股价今年以来下跌约15%。尽管近期有消息称iPhone等产品或可暂时豁免高额关税,但苹果仍面临毛利率急剧下滑的风险。苹果近年创新势头放缓,加之其生态核心的服务业务增速放缓,导致顶级投行分析师开始用“增长乏力”来形容当下的苹果。
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强调供应链多元化以安抚投资者,但现实是,仍有相当比例的iPhone需从中国进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已下降13%,部分归因于尚未在华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在大模型时代,苹果选择成为AI资源的使用者而非基础构建者,这一策略未能提振其市场价值,反而可能加剧了其在华iPhone销量的下滑。
面对严峻的关税挑战,苹果和亚马逊都试图展现其“带着问题前行”的生存韧性。但相比苹果,投资者似乎对电商巨头亚马逊度过不确定时期的韧性给予了更高认可。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在本季度经受住了考验,而苹果在这方面未能给出同样令人信服的表现。由此可见,在当前环境下,支柱业务的韧性成为了决定巨头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958字 | 12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