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技术官薛夫铭近期结束了为期10天的中国市场访问,期间他参与了产品发布会、F1赛事,并与中国的研发团队、供应商及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访问并非例行公事,而是体现了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薛夫铭作为奔驰全球研发和采购的负责人,提出了将更多研发主导权交给中国团队的建议,标志着德国总部对中国研发能力的认可。
在中国市场,电动车的续航和能耗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奔驰全新纯电长轴距CLA(CLA L)在2025年品牌科技日上亮相,凭借百公里电耗仅10.9千瓦时、CLTC工况续航高达866公里的表现,刷新了电动车能耗的标杆。其技术源自奔驰的能效概念车VISION EQXX,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电驱系统优化、智能能量管理等手段,实现了极致的能效表现。奔驰CLA L不仅超越了多数自主品牌,甚至在能耗上首次反超特斯拉Model 3,展现了奔驰在电动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
奔驰CLA L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奔驰全球研发体系协同合作的成果。其搭载的800V电气架构、高效率永磁同步电机、两挡变速箱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能效表现。此外,CLA L还是首款搭载奔驰自研MB.OS架构的车型,标志着奔驰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重大进展。奔驰通过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量产车型,展示了其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品牌科技日上,奔驰还展示了多项前瞻技术,包括神经形态计算、太阳能涂层、In-drive制动系统和线控转向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还进一步优化了能效和驾驶体验。例如,神经形态计算可降低90%的算力能耗,太阳能涂层可为车辆提供额外的续航补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奔驰在智能电动领域的持续创新。
奔驰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在技术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新CLA L的沉浸式导航系统和AI语音助手均由奔驰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展现了中国研发团队在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奔驰不仅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更将其纳入全球研发主干线,推动新技术从0到1的落地。这种研发话语权的转移,标志着奔驰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调整。
奔驰通过CLA L和品牌科技日的展示,传递了其对技术豪华的理解。奔驰认为,豪华不仅仅是堆砌配置,而是通过能效优化、电驱结构、智能系统、座舱体验的全面协同,打造出真正值得信赖的产品。奔驰始终坚持严苛的研发标准,通过全球极端环境测试、仿真碰撞模拟等手段,确保产品的长期品质和安全性。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奔驰选择以稳健的步伐前行,通过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持续引领行业变革。奔驰不仅是一个传统豪华品牌,更是一个不断重构自我、与时代共振的科技先锋。通过展示其技术实力和研发成果,奔驰向世界证明了其在智能电动时代的领导地位。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248字 | 17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deepseek-v3/community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