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竞逐3D芯片

AIGC动态3小时前发布 admin
54 0 0
三巨头竞逐3D芯片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3D-IC代工厂芯片封装技术

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等主要代工厂正在竞相开发完整的3D-IC技术,旨在通过芯片堆叠实现性能提升和功耗降低。3D-IC的实现远不止于工艺节点的进步,它涉及新材料、更薄的基板、背面供电方案、桥接器、多芯片通信接口标准以及新的互连技术。此外,EDA工具、数字孪生、多物理场仿真和人工智能的融入也是关键。3D-IC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分解SoC,并行处理大量计算元件,减少信号传输的距离、电阻和电容,从而提升性能。

尽管3D-IC技术已出现在代工厂的路线图上多年,但直到AI数据中心的兴起,这一技术才真正获得发展动力。代工厂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入巨额资金,以实现3D-IC的量产。然而,散热问题仍然是3D-IC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在芯片堆叠后,热量的积累会显著影响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代工厂正在探索多种散热方案,包括导热通孔、蒸汽帽、微流体技术、热界面材料和浸没冷却等。

在3D-IC的设计中,背面供电技术(BPD)被视为关键创新之一。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都在开发各自的BPD技术,旨在将电源传输网络移至芯片外部,从而缩短电源传输距离,简化信号传输。此外,光互连技术也被视为未来3D-IC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够在低功耗和高带宽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数据传输。

3D-IC的初期应用将主要集中在AI数据中心,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应用范围将扩展到更多领域,如增强现实眼镜和人形机器人。这些设备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电源管理,而3D-IC技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尽管3D-IC技术前景广阔,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散热、互连复杂性、工艺微缩等问题。代工厂们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3D-IC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3D-IC技术有望成为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571字 | 23分钟 ]
【原文作者】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