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对谈 YouTube 联创陈士骏:两代创业者聊 AI 创业和长期主义

AIGC动态5小时前发布 Founder Park
72 0 0
Manus 对谈 YouTube 联创陈士骏:两代创业者聊 AI 创业和长期主义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创业硅谷YouTube创新投资

Manus 联合创始人 Peak 收到 YouTube 联合创始人 Steve Chen 的私信,引发了两人关于创业、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深度对话。Steve Chen 回顾了 YouTube 的创业历程,强调了硅谷精神的核心——不断试错、承担风险,成功和失败并非终点。他分享了 YouTube 早期如何通过快速迭代和用户反馈,最终在 18 个月内以 16.5 亿美元被 Google 收购的经历。Steve 指出,YouTube 的成功离不开对核心指标的关注,如视频上传数量和用户注册数量,这些指标不仅推动了产品增长,也塑造了团队的主人翁意识。

在讨论 Manus 的优先级时,Peak 提到技术层面的「网络效应」,即新功能如何与现有功能产生复合效应。Manus 创始人 Red 则强调,技术进步是产品发展的关键,避免临时性方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他提出「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的理念,认为产品团队应激进地设计方案,但高标准地上线。Steve 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初创公司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实验性,能够尝试大公司不敢触碰的创新

关于竞争,Steve 认为,留住用户的关键在于不断提供附加价值,而不是靠锁死用户。他以 YouTube 为例,指出平台的粘性来自于围绕视频形成的生态,包括上传、浏览历史、评论和订阅者等。这种生态使得用户迁移成本极高,即便有竞争产品出现,用户也更愿意留在原有平台。他还分享了 YouTube 在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强调融资和推迟变现的重要性,以便专注于用户增长和品牌认知。

在谈到推荐系统时,Steve 指出,推荐的核心是「被动体验」,而非「响应搜索」。YouTube 通过积累大量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内容地图,将相关视频推荐给用户。这种机制使得用户无需明确知道自己想看什么,平台能够主动提供灵感。他还提到,TikTok 的崛起对 YouTube 构成了挑战,但两者的内容形态和用户体验完全不同,YouTube 选择推出 YouTube Shorts 来应对短视频的流量转向。

Steve 还分享了 YouTube 在应对法律风险和版权诉讼时的经验,指出收购 Google 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法律风险的担忧。他建议初创公司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应灵活应对,探索法律允许的边界。在谈到 AI 技术的未来时,Steve 认为,AI 正处于类似互联网早期的转折点,未来几年将是一个频频实验和试错的阶段。他对 AI 的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它将重新改写多个领域。

最后,Steve 强调了硅谷生态的重要性,指出硅谷的创业门槛低,鼓励尝试和不怕失败的文化是成功的关键。他建议创业者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支持,保持好奇心和实验精神,不断调整方向,最终找到适合的路径。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9524字 | 39分钟 ]
【原文作者】 Founder Park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极客训练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