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加速“上车”,万亿市场将爆发,但实际应用仍有待观察|钛媒体AGI

AIGC动态8个月前发布 TMTPOSTAGI
1,184 0 0
AI大模型加速“上车”,万亿市场将爆发,但实际应用仍有待观察|钛媒体AGI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AI大模型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产业趋势

202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经圆满落幕。在这次展会上,共有117款新车型进行了全球首发,其中包括280辆全电动、油电混动、卡车等类型的车辆。超过500家车厂和供应商,如小米汽车、大众汽车、日产、芯驰科技等,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在10天的展会期间,共有89.2万名参观者,其中3%是经销商。

本届车展的一个显著亮点是中国AI大模型技术的“上车”。例如,日产汽车宣布与百度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在AI和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丰田、长安、岚图、广汽等整车品牌也宣布与腾讯合作,共同打造汽车行业的大模型方案。商汤绝影与小米合作,将在小米SU7汽车座舱中搭载大模型技术。据钛媒体AGI的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0家汽车品牌宣布采用AI大模型技术。

然而,尽管大模型“上车”的概念日益火爆,但目前还未规模化商用。多家企业反馈目前仍处于“展示”阶段,除了简单的“语音助手”外,尚未产生更大的场景和应用。专家表示,大模型上车的概念成分居多,具体实际应用情况还有待观察,且大模型上车不一定能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并带来稳定利润。

AI与汽车的联系可以追溯到40年前,最初的方向是自动驾驶。198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与陆军合作,发起了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2015年,特斯拉推出了半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成为全球第一个投入商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厂商。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研究晚于美国,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AI大模型要“上车”,汽车厂商需要撬动新万亿市场。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达到26万辆,渗透率达50.39%。新能源汽车零售、批发渗透率双双突破5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AI大模型“上车”面临的挑战包括:短期内新能源车难以实现自动驾驶,传统AI技术在数据量无法达到规模级别下,只能逼近一个正确值,算力不够强大、资金和人力成本太高。但如今,AI大模型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对于车的智能能力是本质上的提升。

尽管AI大模型“上车”会给汽车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但这个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目前,汽车领域对于大模型的应用还处在早期的尝试探索阶段,后续仍需基于云平台进行打通,向深层领域应用推进的任务目标迈进仍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风险:一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数据安全无法保障,数据合规成为关键;另一方面,落地场景尚不明朗,这都是挑战所在。

从长期来看,包括AI大模型在内的智能技术“上车”,会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趋势。目前,长安、吉利、岚图、红旗、长城、东风日产、零跑等都搭上了百度的文心一言的“快车”,专注语音交互的提升。不久前,吉利、百度再次携手,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诞生,在智能化方面寻求突围。本月初,华为发布了接入盘古大模型的鸿蒙HarmonyOS 4系统,将首搭于与奇瑞合作的首款华为智选车型Luxeed。雷军表示,过去10年是电动化的十年,而今天开始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的十年。因此,智能化是未来智能电动车的核心和灵魂。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941字 | 20分钟 ]
【原文作者】 钛媒体AGI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