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科技股、中概股、价值重估、AI技术、市场波动
2025年初全球科技股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科技企业股价表现强势,而美国科技巨头则遭遇抛售压力。截至2月13日,阿里巴巴、比亚迪、小米等中国科技公司累计涨幅均超过20%,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暴涨23.68%,万得中国股100指数涨幅达20.78%。这一趋势与DeepSeek-R1推理模型的发布密切相关,该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中国科技股上涨,还引发了对美国科技股的估值重审。自1月20日DeepSeek发布后,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17%,美国云计算三巨头市值缩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导致美国科技公司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
市场对比数据显示,中国”十姐妹”科技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等)在2024年以来的表现已超越美国”七姐妹”科技巨头。德意志银行将DeepSeek的推出称为中国经济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认为这将消除中国资产的估值折价。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南向资金是此轮反弹的主要推手,而外资机构持仓仍处低位,预示AI与非AI板块的分化可能持续。彭博社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中概股和港股总市值增加超1.3万亿美元。
估值重构成为核心逻辑,头部互联网公司的AI潜力长期被市场低估。阿里巴巴在发布Qwen 2.5大模型后股价飙升23%,但其市盈率仍仅为10倍左右,显著低于美股科技板块平均水平。摩根大通认为阿里云业务若按美国SaaS企业估值标准计算,整体估值仍有14%上行空间。腾讯在接入DeepSeek服务后市值单日暴增3200亿港元,南向资金罕见单周买入超300亿港元,反映机构对其AI价值的重新认知。小米和比亚迪则通过智能汽车实现估值突破,小米市值创历史新高,比亚迪因智能驾驶技术突破市值单周增长近1500亿元。
市场正在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商业化能力。投行分析指出,投资者长期沿用传统互联网估值框架,忽视了中国头部企业在AI和云计算领域的实质性进展。以阿里云为例,其通义Qwen 2.5Max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技术突破推动市场对其生成式AI业务前景的乐观预期。当前科技股反弹虽受DeepSeek催化,但本质是价值重估的显性化,这种重构可能带来持续的结构性机会。随着主要中概股即将发布新季度财报,市场将更关注企业基本面与AI战略的落地成效,长期价值判断将取代短期技术冲击成为主导因素。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592字 | 11分钟 ]
【原文作者】 硅星人Pro
【摘要模型】 deepseek-r1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