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国产SiC:内卷、降本、困局

AIGC动态5个月前发布 admin
1,083 0 0
起底国产SiC:内卷、降本、困局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碳化硅晶圆英飞凌第三代半导体市场竞争SiC产业

全球最大的8英寸碳化硅(SiC)晶圆厂近日启动,英飞凌宣布在马来西亚投资的新工厂一期项目正式开始运营,专注于生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和氮化镓外延。新工厂的二期项目预计投资额将高达50亿欧元,完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200毫米(8英寸)碳化硅晶圆厂,加强英飞凌在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

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SiC和GaN,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主要厂商,包括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安森美和罗姆等,都在积极提升工艺、增加产能和生产率,并寻求长期合作伙伴以完善产业链。国内厂商也在努力追赶,抓住市场机遇,加快投资和扩大生产步伐。

Yole Group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9年,SiC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除了汽车行业外,工业、能源和铁路应用也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巨大市场增量的吸引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各方都在争夺市场的重要位置。

英飞凌的马来西亚工厂正式投产后,有望帮助公司实现到2030年前拥有全球30%碳化硅市场份额的目标。英飞凌居林工厂的第三厂区已经获得了价值约50亿欧元的设计订单,并收到了约10亿欧元的客户预付款。英飞凌正在加强在碳化硅和氮化镓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其他厂商也在以各种方式扩大产能和促进供应链合作。例如,Wolfspeed的Building 10 Materials工厂已实现8英寸晶圆的生产目标,预计到2024年底,其莫霍克谷SiC晶圆厂的晶圆开工利用率将提升至约25%。意法半导体在全球SiC MOSFET市场份额已超过50%,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升级生产线至8英寸晶圆,实现SiC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并与Soitec合作采用SmartSiC技术。罗姆和安森美也在积极投资SiC领域,以实现其销售目标。

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碳化硅市场,扩张产能并迈向8英寸生产,以国产替代争夺市场份额,并提升产品的价值量或出货量。然而,尽管国内SiC衬底和外延技术已相对较好,与全球大厂水平基本接近,但国内SiC MOSFET器件市场90%以上的份额仍被欧美大厂占据。

SiC产业的关键在于衬底和外延,它们占据了SiC产品整体成本的70%以上。目前国内SiC衬底厂商众多,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的全球份额达到15%,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巩固全球龙头地位。然而,随着国内SiC产能的扩大,SiC衬底价格迅速下降,引发了价格战和内卷现象。

国产SiC功率器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仍面临挑战,尽管SiC二极管产品已相对成熟,但SiC MOSFET单管在主逆变器领域的应用还略显乏力。国内厂商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强上车验证,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并提高品牌影响力。

8英寸SiC晶圆是竞争的新焦点。随着6英寸产品逐渐被8英寸产品替代,衬底尺寸的增加将降低单位芯片成本,有利于SiC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全球已有20家企业正在或计划推进8英寸SiC晶圆产线建设,其中8个项目落地中国。

总的来说,SiC市场异常火热,2024年是关键的一年。尽管市场产销两旺,但国产SiC产业仍面临技术差距、设备挑战等问题。降低成本、稳定质量、提升良率将成为应对行业竞争和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关键。

“极客训练营”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5219字 | 21分钟 ]
【原文作者】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