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智能座舱、端侧模型、汽车AI、技术创新、生态协同
上海车展上,长安马自达新车发布中,智能座舱成为亮点,面壁智能的端侧大模型cpmGO以惊人的速度从零到量产仅用10个月,刷新了行业纪录。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端侧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快速应用,也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pmGO由面壁智能自研的MiniCPM端侧大模型驱动,完全在车机等终端设备本地运行,无需依赖云端算力,保障了数据隐私安全,并在车机芯片上实现了毫秒级响应。此外,cpmGO整合了视觉、语音、图形UI等多模态数据,实现了“可见即可说”的交互,极大提升了人车交互体验。
cpmGO的纯端侧设计解决了云端方案的网络依赖问题,在隧道、山区等网络不稳定场景下仍能稳定提供全功能服务。 其内置的行业首个纯端侧GUI Agent,可理解屏幕元素并执行操作,被设计为主动服务的Agent,能根据上下文持续执行长期任务。官方数据显示,其意图完成率达89%,动作执行准确率91%,参数识别准确率97%,已经接近人类操作水平。面壁智能与英特尔、中科创达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定义下一代车载AI,将端侧AI大模型引入汽车座舱,让用户不再受限于网络环境,随时随地享受便捷、智能的座舱体验。
端侧模型天然具有离用户更近反应更灵敏、数据隐私安全性更强、突破网络条件限制稳定性更好等优点,更适合成为端云协同中的“第一大脑”。 面壁智能与清华团队提出的“密度定律”发现,大模型知识密度每3.3个月翻一番,同样的模型性能,每过100天参数减半。车机芯片正向Transformer架构的大模型快速靠拢,芯片微架构向大模型通用算法深度优化,芯片制程和性能稳步推进,车端推理速度越来越快。发力“纯端侧智能座舱”,是布局未来、汽车智能进化的必由之路。
cpmGO的提出,以“纯端侧,超性能,全场景”的特性,有效解决了智能汽车产业“算力内卷”的困境。 当前智能汽车产业正陷入“算力内卷”的困境,成本方面,单颗旗舰座舱芯片成本达300-500美元,叠加云端服务年费,使整车智能化成本增加5%-8%。体验方面,网络波动导致语音助手响应延迟、导航卡顿,用户调研显示87%的车主遭遇过“智能功能突然失效”的尴尬场景。cpmGO的启示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指向了一个更本质的趋势:真正的智能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从不喧宾夺主。
当算力霸权被瓦解、数据藩篱被破除,我们或许才能触及人工智能的终极命题——让技术谦卑地服务于人,而非让人适应技术。 从ENIAC占满整个房间到iPhone装进口袋,信息革命的本质是权力的下沉;而cpmGO代表的端侧智能,正以同样不可逆的姿态,将AI的掌控权交还给每一个普通人。道路与AI技术,一个物理世界,一个数字世界,二者之间的边界也在变得越发模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就是没网也能用AI,有路就有大模型了。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2756字 | 12分钟 ]
【原文作者】 量子位
【摘要模型】 deepseek-v3
【摘要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