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象机器人 CEO 宋君毅:从机械臂到轮式人形机器人,差异化才能突围

AIGC动态5个月前发布 aitechtalk
1,100 0 0
专访大象机器人 CEO 宋君毅:从机械臂到轮式人形机器人,差异化才能突围

 

文章摘要


【关 键 词】 技术自研市场挑战创新产品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转型

大象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创新的道路。创始人宋君毅凭借对机器人的热爱,于2016年与伍祁林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成立之初,面临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压力,但宋君毅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创客精神,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015年,宋君毅从墨尔本大学机械学院毕业后,在澳洲担任算法工程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深圳一家机器人公司,开始了他的机器人事业。当时,协作机械臂市场方兴未艾,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涌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宋君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决定投身于这一领域。

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大象机器人主要依靠技术自研,从电机模组、减速机、刹车、编码器到驱动等核心零部件,一切从零开始。然而,技术自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资金和人力成本的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宋君毅意识到,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转变思路,将商业化放在首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象机器人陷入了困境。面对资金链的断裂,宋君毅果断调整战略,瘦身过冬,将团队精简至数人,并将办公室搬到了一个小地方。在困境中,他开始反思,意识到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于是,他放弃了原先重注工业机械臂的路线,转而开发轻量级机械臂和机器宠物系列产品。

2020年11月,大象机器人推出了全球首款轻量型桌面级六轴机械臂myCobot,售价仅为四千元,成为全球第一款千元级协作机器人。凭借这款产品,大象机器人实现了扭亏为盈,挖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随后,他们又推出了多款轻量级机械臂产品,覆盖从千元级到万元级的价格区间,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除了轻量型机械臂,大象机器人还推出了主打家庭陪伴的机器宠物系列。从Mars Cat到Meta Cat,再到会说话的猫咪,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陪伴需求。这些机器宠物以出口为主,受到了海外老年人的喜爱。

随着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宋君毅认为,工业协作机器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人形机器人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决定将大象机器人的业务重心转向人形机器人,以高性价比的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大象机器人的产品布局主要分为三部分:轻量级机械臂、机器宠物系列和人形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公司的主菜,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商业化落地。宋君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在于手和眼的配合,而非腿。通过双臂的配置,可以解决单臂的痛点,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

为了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大象机器人在产品开发上追求极致的性价比,通过技术自研、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综合能力,将双臂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控制在数万元区间。同时,公司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及时完善和改进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2022年8月,大象机器人推出了千元级双臂半人形机器人myBuddy,比特斯拉推出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早了两个月。2023年,公司又推出了万元级人形机器人Mercury系列,其中Mercury X1采用了轮式设计,以实现更高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宋君毅认为,虽然轮式人形机器人可能在外观上不够时尚,但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他相信,随着大象机器人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客户愿意尝试使用人形机器人。

回顾大象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宋君毅感慨万千。从技术自研到商业化转型,从轻量级机械臂到机器宠物,再到人形机器人,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如今,大象机器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脉搏,将在机器人领域继续深耕,为人们带来更多有趣和实用的产品。

“极客训练营”

原文和模型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 4492字 | 18分钟 ]
【原文作者】 AI科技评论
【摘要模型】 moonshot-v1-32k
【摘要评分】 ★★★★☆

© 版权声明
“绘蛙”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